剛需制造龐大市場
最近幾年,中國新能源車輛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出口數量,都在逐漸攀升。憑借更智能、更節能、更環保等諸多優勢,“買電車”已經成了很多人購新車的首選。

正因如此,新能源車充電難也日益成為很多人買新能源車頭號擔心的問題。所以,建造更多、更快、經濟效益更高的充電站,就成了各地打開局面的戰略方針。
其中一種高效、高收益、更先進的電站,就是“光儲充一體化”充電站。目前已經被國家視為需要加速推進發展的行業,僅2023年一年,國家各部委就發布了多個通知、意見,以指導“光儲充”一體化技術的應用。
所謂“光儲充一體化”,將光伏發電、儲能、充電充分集成、互相協調的新型充電模式。該方案的工作原理,是利用光伏發電,將電能儲存在儲能設備中,與電網協作,再由終端的電動汽車充電。

在這個過程中,一體站的盈利模式不僅在光伏發電到用戶銷售,還可以在用電高峰時,將一體站多余的電商出售給電網,并在谷電期間儲能套利,實現削峰填谷,賺取收益。
整個過程綠色環保、可與目前的電網協同合作、自身能獨立構建完整的微電網,同時符合市場需求和政策推動,發展前景一眼可見。

華全電力充分利用自身優勢,結合當前“光儲充一體化”大趨勢,經過多年研發,研制出堆疊式、柜式儲能電源、儲能電站等不同類型的新能源儲能設備,以滿足不同規模的一體站需求。
各地布局,多點開花
2023年,是“光儲充一體化”充電站蓬勃發展的一年,可謂多點開花、充分試點,為即將到來的厚積薄發做好了準備。
據統計,2023年下半年,新疆、廣東、山東、河南、云南等多省市地區,在多座城市紛紛試點或計劃試點“光儲充一體化”項目。

以廣東省為例,深圳市坪山區在11月啟動了光儲充示范項目,在新建先進制造業園區、公共建筑、線性工程等項目推廣應用“光儲充一體化”技術;
惠州市開始在高速服務區建立一體站,是廣東省內首個建成的高速公路服務區“光儲充”儲能試點項目;
東莞則已經投入使用一體站項目,只需要一首歌的時間,就能為電車充滿電;等等。
此外,還有不少“屋頂綠電”這樣的便民利民工程,把光儲充一體設備架設在居民屋頂上,既能解決用電問題,還能帶來一定的收益。
可以說,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,光儲充一體化項目迎來一個小爆發年,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積極推進,其中既有政策引導,也有企業主動跟進。毫無疑問,光儲充一體化行業在未來幾年都是新能源領域的爆破口。
儲能是關鍵
和所有新能源一樣,光伏發電的瓶頸,在發電本身,而在儲能方面。
我們都知道,光伏發電具有清潔、低噪音等優勢。但光伏發的電如果不能及時用掉,就會造成資源浪費,而光伏發電由于其工作時間的限制,發電高峰和用電高峰并不重合,如果沒有相應的儲能系統,光儲充一體化項目效益也會大打折扣。
正因如此,光儲充一體化的核心部分,恰恰是看似不起眼的儲能系統。

以華全電力1kW~200kW功率段的儲能電站為例,這款儲能電站專門為光儲充一體項目量身定制:
智能電網模式,與電網進行調度;
儲能形式多樣,可接入鋰電、超級電容等;
雙向逆變,具備多種電池充電放電模式;
可根據當地電網特點設置工作方式和時間段,具有記憶功能;
運行模式分為并網運行或獨立孤網運行,具備四象限滿容量運行的能力;
執行標準通訊協議,配備多種通訊接口,可以進行遠程運維,等等。
這些特點,可以讓一體站擁有高性能儲能系統,并在華全智能系統的控制下,與電網無縫銜接,高效節能、環保可持續,實現智能管理,大幅降低運維成本和安全性。
我們相信,隨著技術的進步、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,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將會在未來能源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